为助力桥隧科技持续发展,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桥隧和交通领域的应用,一同探讨桥隧科学技术创新,弘扬桥梁文化,提升桥隧产业核心竞争力,《桥梁》杂志社联合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省公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定于11月8-11日(8日周五报到),于贵州省贵阳市召开“2024桥隧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大会暨桥隧创新成果展”。届时,将有来自全国交通主管部门、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数百家单位和企业领导、专家齐聚盛会,共同交流,为早日实现交通强国梦,凝聚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张德华,东南大学交通强国战略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主任,曾任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特大桥梁检测技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东南大学交通强国战略研究中心按照交通运输部确定的交通强国技术创新任务内容,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研究开发了智能化的自主导航无人机,用于特大桥梁的巡检,特别是对表观病害的检测,形成了从无人机自主飞行、按规范要求收集桥梁表观数据、信息自动传输、用AI技术进行实时分析并找出病害位置、形成检测报告的全过程技术解决方案,特别是解决了传统无人机没有办法解决的无卫星信号条件下桥梁底部、支座、桥墩、桥台和箱梁内部等特殊位置病害检测的痛点难点问题,大幅度的提升了桥梁检验测试的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提升了检验测试质量,确保了桥梁的安全。桥梁专用的自主导航无人机采用了多感知仿生视觉自驾系统,将三维空间感知与定位、飞行控制与导航、路径规划与决策、实时自主避障等功能集成一体,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交通行业的深度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意义重大。
摘要:鉴于传统的桥梁实施工程监控项目持续周期长、数据来源多、信息共享实时性较差等特点,该类型项目有必要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方面可建立桥梁实施工程监控的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实现桥梁施工监控的标准化管理;另一方面对桥梁复杂程度分类管理、施工阶段分组管理和两级数据版本修订等,来提升系统的适应性。通过桥梁实施工程监控的平台化管理,以实现桥梁施工监控项目过程管理标准化、数据可追溯、数据实时共享。
摘要:桥梁外观检测、荷载试验和健康监测是桥梁运营安全状况评价的三种主要技术方法。针对以上三类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基于机器视觉(图像)原理,开展了系列新型智能检测和监测技术和装备研发,实现了桥梁结构变形的远距离、高精度测试,桥梁不可及部位的表面缺陷检验测试,以及斜拉桥索力的快速批量检测。研发的系列检测和监测设备已经成功应用于国内诸多大型桥梁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监测中。
摘要:桥梁维修改造往往面临老桥技术状态不明的难题,需要科学地检测、评估。钢结构桥梁建设时所采用的材料、设计标准相对落后;长期运营在交通荷载、环境作用下,结构也会出现各种损伤;随时代的发展,交通荷载的作用效应也会变化;桥梁将继续服役几十年。本报告介绍既有钢结构桥梁检测及评估关键技术,具体包括检测、评估体系,变形构件、锈蚀构件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交通荷载调查模拟,老桥受力状态识别,承载力、疲劳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摘要:针对山区大跨度悬索桥、拱桥、斜拉桥、刚构桥的建设,通过引入智能装备、物联网、传感器、北斗精准定位、大数据、通信、云计算及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前沿技术与桥梁建造深层次地融合,实现桥梁智能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提高桥梁建造的效率、质量和安全,同时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掌握桥梁建设过程结构健康情况,预警潜在问题,全方面提升山区大跨度桥梁的智能建造水平。
摘要:当前,我国桥隧工程规模体量日益扩大,老桥老隧、病桥病隧数量逐年增高,桥隧结构安全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国内工业全产业链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计算机和AI的快速崛起,传感、采集、通讯、存储等技术的快速地发展,以及国家有关政策快速落地,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获得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报告先是介绍了健康监测的必要性以及发展历史和作用,接着介绍了新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方面的应用探索,最后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未来发展和一些思考。
摘要:针对贵州山区复杂服役环境,围绕公路长大桥梁结构运作状况及结构监测系统现状、桥梁结构监测数据可靠性保障技术、桥梁结构监测系统运行质量评价方法及典型山区公路长大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实施策略四个研究内容,通过一系列分析不同结构型式桥梁的服役及监测系统服役现状,建立监测系统运作时的状态的多层次评价指标系统,并构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运行质量评价体系。考虑桥梁服役状态与经济性,提出监测系统的分步实施策略,为贵州山区长大桥梁结构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悬索桥主缆索股是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其在建设和运维期内的健康情况,直接决定着桥梁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因此对桥梁进行健康监测,是全寿命周期管养中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目前传统的监控措施主要是采用压力环或磁通量传感技术,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发现存在受雷电天气影响大,易出现错报误报等问题,且温湿度测量无法深入主缆内部,且不能直接参与除湿系统控制,随着监测要求的提高,越来越需要有一种方法来实现精准监控和适时参与系统控制,光纤光栅因其独有的特性,在桥梁监测技术中应运而生,本次研发,是利用光纤光栅传感的技术特性,结合主缆索股制造特点,攻克超长光纤制备,智慧丝、智慧索股制备和锚固、弱光调制解调等技术难题,实现通长索股温湿度及应力应变实时监测在千米级高速公路桥上工程应用,其中应力应变通长索股实时在线监测在国内桥梁工程中应用尚属首次。
摘要:在交通部提升公路桥梁安全耐久水平的意见等有关政策文件指引下,探索并实践山区高速公路长大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以一桥一策和管养需求为基本导向,完成了60余座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任务,搭建了全天候连续采集的硬件系统和桥群级的监测软件系统,为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实时在线的数据支撑和科学评估。
目前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49座、前10名中有4座在贵州;贵州也赢得了“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归来不看桥”等赞誉,贵州桥梁的看点不仅体现在高度高、跨度大、设计新、造型美,极具观赏性;还体现在宏伟的桥体与壮丽的山川浑然天成,人与自然完美融合,已然成为了贵州与世界交流对话的一张名片。
从建管养、设计、科研、监理、施工总包、装备制造、桥梁机电及数字智能、材料产品等方面全产业链展示中国桥隧创新技术成就。
3. 各省、市、自治区桥隧建筑设计企业、设计单位、实施工程单位、科研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桥隧管理、养护、维修公司的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行业学会、协会以及土木类院校教师和学生代表等;
桥隧创新汇星城 湘江潮涌立潮头——2023桥隧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大会及桥隧创新成果展暨《桥梁》杂志编委会、理事会年会成功召开
聚焦新时代 共谱桥隧新篇章——2022桥隧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大会暨《桥梁》杂志编委会、理事会年会召开
山水之城 以桥为络——2021桥隧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大会暨桥隧创新成果展在重庆召开
凝心聚力汇长安 弄潮产业新前沿——2020桥隧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大会暨桥隧创新成果展在西安召开